贝琼〔元代〕
野老何知近上台,高堂夜坐曙钟催。采珠沧海元无价,怀璞荆山信有材。
三月龙门须快跃,五更鱼钥未曾开。却思年少多英气,也赴槐花此地来。
贝琼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
【中吕】朝天子_筝手爱卿丹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折桂令_村庵即事掩
寿阳曲·烟寺晚钟
马致远 〔元代〕
应天长·平江波暖鸳鸯语
毛文锡 〔五代〕
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
赵佶 〔宋代〕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纳兰性德 〔清代〕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少年游·并刀如水
周邦彦 〔宋代〕
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晏几道 〔宋代〕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温庭筠 〔唐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