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奂〔金朝〕
违别亦已久,萧萧双鬓丝。自怜多病后,不似早年时。
暮雨千山道,春风五柳祠。剩留溪上竹,到处刻新诗。
杨奂
杨奂,又名知章,字焕然,乾州奉天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寓意诗五首 其五
白居易 〔唐代〕
婆娑园中树,根株大合围。蠢尔树间虫,形质一何微。
孰谓虫之微,虫蠹已无期。孰谓树之大,花叶有衰时。
花衰夏未实,叶病秋先萎。树心半为土,观者安得知。
借问虫何在,在身不在枝。借问虫何食,食心不食皮。
岂无啄木鸟,觜长将何为。
行香子·文殊菩萨
【双调】拨不断_第一楼小集
张可久 〔元代〕
拨不断·菊花开
马致远 〔元代〕
恋情深·玉殿春浓花烂熳
毛文锡 〔五代〕
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陈亮 〔宋代〕
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厉鹗 〔清代〕
琵琶仙·中秋
纳兰性德 〔清代〕
生查子·独游雨岩
辛弃疾 〔宋代〕
真珠帘(栽竹)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