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作邑滨南海,衔恩下北宸。三吴非异土,千里亦同寅。
说到襟怀旧,传来耳目新。无因便投辖,欲往活疲民。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清江引·立春
贯云石 〔元代〕
水调歌头·赋魏方泉望湖楼
吴文英 〔宋代〕
满江红·咏竹
陆容 〔明代〕
贺新郎·西湖
文及翁 〔宋代〕
玉楼春·梅花过了仍
郑文焯 〔清代〕
梅花过了仍风雨,著意伤春天不许。西园词酒去年同,别是一番惆怅处。一枝照水浑无语,日见花飞随水去。断红还逐晚潮回,相映枝头红更苦。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宋代〕
西江月(为范南伯寿)
辛弃疾 〔宋代〕
蓦山溪(咏茶)
王质 〔唐代〕
早梅芳
陈允平 〔宋代〕
霜天晓角
林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