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南北朝〕
土膏春气生,倡女协春情。鱼游连北水,鹄作辽东鸣。
折梅还插鬓,荡柱更移声。银烛含朱火,金炉对宝笙。
百枝凝夕焰,却月隐高城。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中吕】朝天子
关汉卿 〔元代〕
书所见鬓鸦,脸霞,屈杀将陪嫁。规模全是大人家,不在红娘下。笑眼偷瞧,文谈回话,真如解语花。若咱得他,倒了葡萄架。
虞美人·枕上
毛泽东 〔近现代〕
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
严蕊 〔宋代〕
行香子·秋入鸣皋
许古 〔宋代〕
天仙子
赵令畤 〔宋代〕
踏莎行·秋入云山
张抡 〔宋代〕
阳春曲·赠海棠
徐再思 〔元代〕
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
纳兰性德 〔清代〕
渔家傲
邹浩 〔南北朝〕
清平乐
李好古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