曩予魏大梁,得交此州雷与刘。自闻两公誇南山,每恨南海北海风马牛。
老龙面目今日始一见,更信造物工雕锼。是时山雨晴,平田绿油油。
并山凉气多,况得通深幽。山泉谷口出迎客,石罅戛击琳琅球。
蜿蜒入微行,渐觉藤萝罥衣树打头。恶木拉䬃栖,直干比指稠。
石门无风白日静,自是林响寒飕飕。一峰忽当眼,仰看看不休。
一峰一峰千百峰,虽欲一一顾揖知无由。金城偃蹇不得上,瑶瓮回合如相留。
苔花万锦石,丹碧烂不收。天关守虎豹,武库开戈矛。
小山随起随偃仆,独立千仞绝顶缥缈之飞楼。百花冈头藉草坐,潇洒正直金莲秋。
亭亭妙高台,玉斧何年修?登高览元化,快如鹰脱鞲。
山灵故为作开阖,巧与诗境供冥搜。白云何许来?纤丝弄轻柔。
蓬莱作雾涌,飘飘与烟浮。玉衣仙人鞭素虬,翕忽变化令人愁。
须臾视六合,浩荡不可求。初疑陶轮比运甓,今悟夜壑真藏舟。
劫石拂未穷,杞国浪自忧。断鳌立极万万古,争遣起灭如浮沤。
快哉万里风,一扫天四周。谁言太始再开辟,日驭本自无停辀。
举手谢山灵,就无清凉毫相非神羞。贱子贪名山,客刺已屡投。
黄华挂镜台,天坛避秦沟。太山神明观,二室汗漫游。
胸中隐然复有此大物,便可挥斥八极隘九州。玉峰有佳招,绝唱须一酬。
为君探囊掷下珊瑚钩,白云相望空悠悠。异时华表见老鹤,姓字莫忘元丹丘。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
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右尹子革夕,王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对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鏚柲,敢请命。”王入视之。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
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
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