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风伏雨兼旬卧,晴路一钩新月破。帘前暑退得新凉,门外泥深成坎坷。
此时有客过言别,躄躠毛驴压归驮。囊空邻酒赊不来,醒眼相看但愁坐。
一篇削稿辱佳序,七字留诗惭属和。余才弇陋非尔敌,强以珠玑承咳唾。
甬东同学屈指论,往往传经接师座。故人再与瀛洲选,一郑荥阳尚摧挫。
失群行李独淹泊,有价文章久传播。燕山此度六往来,未免征衫被尘涴。
干时少术非尔病,当路无援是谁过。向来人尽弃所长,远到君能见其大。
古人可作乃殊代,同调相求凡几个。勿将时命较穷通,只许才名出寒饿。
羡君有志成果决,笑我无端逐游惰。偶逢知己私自叹,每送归人辄相贺。
荆榛满地羊触藩,日月周天蚁旋磨。故乡乐事殊可忆,欲往从之正无那。
秋风一骑不可留,八月江田熟香糯。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