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

佚名 佚名〔五代〕

五两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注释

五两:原作“五里”,“五里”应为“五量”,即“五两”。
闪烁:原作“陕汋”,音近而误。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鉴赏

  这是敦煌曲子词中的一首,篇幅不长,却多变化。起首“五两竿头风欲平”。五两,古代候风的用具。用五两(一说八两)鸡毛制成,故名。系于高竿顶端,用来测占风向、风力。“两”或作“里”,“里”是“量”的形误。六朝以后,“两”、“量”常常通用。风欲平,是说风力转弱。顾况《五两歌送张夏》:“竿头五两风袅袅,水上云帆逐鸟飞。”船原先停泊在避风的港湾。船夫好容易从侯风器觇得风势转趋平缓,赶紧拔锚启航。但驶出港湾时遇上打头风,逆风划船,走得很慢,所以说“觉船行”。及至驶到江心,“柔橹不施停却棹”,顺风扬帆,乘风破浪,连橹和桨都不用使,而船行快速,所以说“是船行”。两语相承,用“觉”和“是”两字分点,似复非复,精当之极。换头“满眼风光多闪灼”,波光明灭,闪烁不定。不说船行进的快速,而以“看山恰似走来迎”,化静为动,着重写出船行山迎相对运动的感觉。山,原本岿然不动,由于舟船行驶,映入舟中人眼帘的是仿佛山在迎面走来。这种疑动式是由视官造成的心理错觉。审美主体赋予静止的审美对象以动感,可以增强诗词展现的画面的趣味性。这在古典诗歌中用得较多,比如梁元帝萧绎《早发龙巢诗》:“不疑行舫动,唯见远树来。”庾肩吾诗句也有“只认己身往,翻疑彼岸移”(《随园诗话》卷三引)。李白《望天门山》有“两岸青山相对出”句。这些都是描写一种疑动的境界。但,在曲子歌辞里却并不多见。而此篇写得又早,弥觉可贵。煞尾又说:“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兜底点破,未免失之过于直露。

  这首词上片写启航、扬帆的经过,下片叙行船所见。乍看起来仿佛纯在写景,只字未及船夫的心情。其实不然。诗贵含蓄。黄侃《文心雕龙札记》载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刘勰语,“情在词外曰隐。”所谓“隐”,不是一目了然的正面直说,而是借物达意,深文隐蔚,馀味曲包。这首词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它借助行船及舟中人所见情景的生动描画,以轻快的节奏,传达出船夫愉悦的心情。押韵自由,“行”字韵重复又重复,却又非独木桥体,这是早期民间词的特点。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猜您喜欢
赏析

微之敦诗晦叔相次长逝岿然自伤因成二绝 其二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长夜君先去,残年我几何。秋风满衫泪,泉下故人多。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枝花·不伏老

关汉卿关汉卿 〔元代〕

  〔一枝花〕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

  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

  〔隔尾〕

  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鑞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尾〕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赏析

【双调】蟾宫曲_送客之武昌

周德清周德清 〔元代〕

送客之武昌

折垂杨都是残枝,诗满银笺,酒劝金卮。自在庐山,君游鄂渚,两地相思。白鹿洞谁谈旧史?黄鹤楼又有新诗。拈断吟髭,笑把霜毫,满写乌丝。

别友

唾珠玑点破湖光,千变云霞,一字文章。吴楚东南,江山雄壮,诗酒疏狂。正鸡黍樽前月朗,又鲈莼江上风凉!记取他乡,落日观山,夜雨连床。宰金头黑脚天鹅,客有钟期,座有韩娥。吟既能吟,听还能听,歌也能歌。和《白雪》新来较可,放行云飞去如何?醉睹银河,灿灿蟾孤,点点星多。倚蓬窗无语嗟呀,七件儿全无,做甚么人家?柴似灵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酱瓮儿恰才梦撒,盐瓶儿又告消乏。茶也无多,醋也无多。七件事尚且艰难,怎生教我折柳攀花?

赏析

【中吕】红绣鞋_次崔雪竹韵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次崔雪竹韵

学孔子尝闻俎豆,喜严陵不事王侯,百尺云帆洞庭秋。醉呼元亮酒,懒上仲宣楼,功名不挂口。

宁元帅席上

鸣玉珮凌烟图画,乐云村投老生涯,少年谁识故侯家?青蛇昏宝剑,团锦碎袍花,飞龙闲厩马。

仙居

有客樽前谈笑,无心江上渔樵,小壶新酝注仙瓢。梅花和月种,松叶带霜烧,本清闲忙到了。

寻仙简霞隐

白草矾矶头独钓,青衣孺子相招,寻真不怕路迢迢。闲云迷洞口.残雪老墙腰,夕阳红树杪。

简吕实夫理问

红锦香中乐句,紫薇花下诗余,玉麈风流映金色。岳阳楼三醉酒,消水岸六韬书,高名垂万古。

天竺寺中

金粟池中水镜,玉莲台下天灯,红尘无事恼山僧。月窗猿听讲,雪岭马驮经,龙华图上景。

武康道中简王复斋

一带云林堪画,数间茅屋谁家,山翠空濛润乌纱。小池中银杏叶,冻枝上蜡梅花,且吟诗休上马。

归兴

燕燕莺莺生分,风风雨雨伤神,吐酒吞花过芳春。黄金羞壮士,红粉弄佳人,青山招旧隐。

德清山中简耿子春

傍水依山境界,吟风啸月情怀,紫阳峰顶费青鞋。闲云随地有,老树未花开,新诗何处索?

虎丘道上

船系谁家古岸?人归何处青山?且将诗做画图看。雁声芦叶老,鹭影蓼花寒,鹤巢松树晚。

茅山疏翁索赋

小洞闲花何处?矮墙颠草准书?玉莲香露冷金壶。红云翔彩凤,丹井养文鱼,青山驯白虎。

开玄堂上

花有信春来春来,客无心云卷云舒,开玄堂上辋川图。冰梅栖翠羽,水藻漾金鱼,雪松摇玉麈。

秋望

一两字天边白雁,百千重楼外青山,别君容易寄书难。柳依依花可可,云淡淡月弯弯,长安迷望眼。

开元遗事

羯鼓罢天开云净,鹊桥平斗转参横,玉人私语祝长生。水边筝殿小,花上舞盘轻,月中歌扇冷。

过括苍山

鸦噪岩前古庙,鹤鸣松顶危巢,南明峰下路迢遥。问清溪道士有,喜白发贵人饶,看青山今日饱。

偕周子荣游湖

绿柳暗金沙佛地,白莲开云锦天池,摇曳歌声棹轻移。望南山新有雨,喜西子不颦眉,饮东阳错认水。

赏析 注释 译文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孔尚任 〔清代〕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大风雨过马当山

薛时雨薛时雨 〔清代〕

雨骤风驰帆似舞,一舟轻度溪湾。人家临水有无间。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
绝代才人天亦喜,借他只手回澜。而今无复旧词坛。马当山下路,空见野云还。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屏却相思

王国维王国维 〔近现代〕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
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桃源·芙蓉

吴文英吴文英 〔宋代〕

青春花姊不同时。凄凉生较迟。艳妆临水最相宜。风来吹绣漪。
惊旧事,问长眉。月明仙梦回。凭阑人但觉秋肥。花愁人不知。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淮阴作

朱敦儒朱敦儒 〔宋代〕

当年五陵下,结客占春游。红缨翠带,谈笑跋马水西头。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换酒春壶碧,脱帽醉青楼。
楚云惊,陇水散,两漂流。如今憔悴,天涯何处可销忧。长揖飞鸿旧月,不知今夕烟水,都照几人愁。有泪看芳草,无路认西州。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

王恽王恽 〔元代〕

将军报书切,高卧起螭蟠。悲欢离合常事,知己古为难。忆昔草庐人去,郁郁风云英气,千载到君还。歌吹展江底,长铗不须弹。
路漫漫,天渺渺,与翩翩。西风鸿鹄,一举横绝碧云端。自笑鹡鸰孤影,落日野烟原上,沙晚不胜寒。后夜一相意,明月满江干。
© 2023 好组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