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惜芳春·秋望
乔吉 〔元代〕
【双调】寿阳曲_担春盛,问
贯云石 〔元代〕
【双调】行香子
马致远 〔元代〕
西江月·四壁空围恨玉
张良臣 〔宋代〕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沉醉
韦庄 〔唐代〕
水调歌头·淮阴作
朱敦儒 〔宋代〕
归国遥·春欲晚
浣溪沙·从石楼石壁往来邓尉山中
郑文焯 〔清代〕
一半黄梅杂雨晴,虚岚浮翠带湖明,闲云高鸟共身轻。山果打头休论价,野花盈手不知名,烟峦直是画中行。
诉衷情·眉意
欧阳修 〔宋代〕
渔父词(其四)
王谌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