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钱塘观潮

施闰章 施闰章〔清代〕

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
鸱夷有遗恨,终古使人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海的景色在雨中蒙蒙展开,滚滚波涛飞溅到江上观潮台。
潮水来时,声音像千骑马在奔腾震天动地,气势像席卷着群山奔腾而来。
岸的削壁,被潮水拍打时生怕被冲垮;但江中的弄潮儿却敢于驾着轻舟,随着潮头起伏腾跃,在水上回旋。
“鸱夷子皮”里,伍子胥的尸首犹有遗恨,钱塘江的怒潮永远使人感到悲哀。

注释
钱塘:钱塘江,浙江的下游。
台:指观潮的台。
绝岸:陡岸。
溯洄:逆流而上。
鸱夷:皮袋,这里借指潮神伍子胥。据《吴越春秋》等记载,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因劝谏吴王夫差而被疏远、赐死。伍子胥临死时,嘱咐家人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或者把头割下来悬挂在南城门上,以便看到吴国的灭亡。吴王大怒,下令用鸱夷把他的尸体包裹起来,投入钱塘江。后来伍子胥化为钱塘江潮潮神。▲

创作背景

  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秋,诗人因在家闲居无事,曾赴杭州一带旅游,这首五律即描写此行所亲见的钱塘江八月大潮的雄壮声势,钱塘江乃名闻天下的奇观,每逢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杭州湾钱塘江口涌潮袭来。波涛万丈,气势磅礴,令人惊心动魄,观潮以在浙江海宁所见最为壮观,故钱塘潮一名“海宁潮”,此诗所写即海宁之所见。

赏析

  这是一首歌咏自然景观的诗,该诗描绘了钱塘江汹声澎湃的声势。诗人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极力描写湿声之大,水势之猛,写实中渗透想象,描摹形象生动,体现了作者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最后把钱塘江的滔天巨浪及其排山马海的不凡气势,想象成是伍子胥充满遗恨,表达了作者对伍子胥充满深深的同情、惋惜与慨叹。

  首联,紧扣雨中观湿之特点,以雨为背景,突出“涛飞江上台”,为下文进一步描绘钱塘江湿的磅礴声势作铺垫。

  颔联,以千万匹骏马飞驰而来比喻钱塘江湿震天动地的涛声,以其仿佛席卷着群山奔腾而来比喻江湿不可抵挡的气势,与宋代词人潘阆的词句“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酒泉子》“长忆观湿”)有异曲同工之妙。

  颈联,将状写湿声之声势与吟咏弄湿儿的弄湿之气魄结合起来。宋代词人周密的散文《观湿》有一段描写弄湿儿的文字:“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着墨无多,却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弄湿儿披发纹身、手持彩旗、涛头弄湿的情景,令人拍案叫绝。施闰章的这两句诗描写弄湿儿,用语更少,别具一格。它写弄湿儿,却不明言,而以“轻舟”借代。驾驭“轻舟”的正是勇照矫健的弄湿儿,故写“轻舟”,也即写弄湿儿。不写斯人,而斯人自见,这是其精妙之处。江湿汹声澎湃,“绝岸愁倾覆”,可“轻舟”偏要投身急流之中,“故溯洄”。这里,诗人未具体描写弄湿之场面,而以“愁”与“故”相对照,突出了钱塘江湿惊涛拍岸的气势,更衬托出了弄湿儿迎湿而上、不畏艰险的气魄,可谓这两句诗的又一妙处。

  尾联,发诗人观湿之慨。史载,春秋时楚国人伍子胥,其父伍奢、兄伍尚都被楚平王杀 害,他逃奔吴国,先佐吴王阖闾伐楚国,后又佐吴王夫差(阖闾之子)打败越国。最终,夫差听信伯嚭的谗言迫伍子胥自杀,并下令将其尸首装入“鸱夷革”抛进江中。后来传说伍子胥怨恨吴王夫差,死后驱水为涛,因而,钱塘江湿又有“子婿朝”之称,诗伟联发诗人观湿之后的感慨,由观湿联想到伍子胥及其传说,为伍子胥的冤死而鸣不平,笔墨焕然,耐人寻味。▲

施闰章

施闰章

  施闰章(1619—1683),清初著名诗人。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处“海内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等。

猜您喜欢
赏析

观佽飞斩蛟龙图赞

李白李白 〔唐代〕

佽飞斩长蛟,遗图画中见。
登舟既虎啸,激水方龙战。
惊波动连山,拔剑曳雷电。
鳞摧白刃下,血染沧江变。
感此壮古人,千秋若对面。
赏析 注释 译文

思旧赋

向秀向秀 〔魏晋〕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
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
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
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
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
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
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
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太山上作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江山残照,落落舒清眺。涧壑风来号万窍,尽入长松悲啸。
井蛙瀚海云涛,醯鸡日远天高。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渚莲红乱风翻雨

张孝祥张孝祥 〔宋代〕

渚莲红乱风翻雨。雨翻风乱红莲渚。深处宿幽禽。禽幽宿处深。
淡妆秋水鉴。鉴水秋妆淡。明月思人情。情人思月明。
赏析 注释 译文

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晏殊晏殊 〔宋代〕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卜算子·齿落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了看,舌在牙先堕。
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赏析

少年游

陈允平陈允平 〔宋代〕

画楼深映小屏山。帘幕护轻寒。比翼香囊,合欢罗帕,都做薄情看。
如今已误梨花约,何处滞归鞍。待约青鸾,彩云同去,飞梦到长安。
赏析

浣溪沙(呈潮阳使君宋台簿敦书)

姚述尧姚述尧 〔宋代〕

乳酒初颁菊正黄|<羌人作马乳酒兼蒲萄压之,晋宣帝时九日来献因遍赐百僚>|。去年高宴近清光。朝回犹带御炉香。
暂向花封陪客醉,已闻芝检促归装。昌黎宁许到潮阳。
赏析

鹧鸪天(冬至上李漕)

石孝友石孝友 〔宋代〕

万里羁孤困一箪。平头四十误儒冠。舜弦广播薰风暖,邹律潜消黍谷寒。
楼谩倚,剑休弹。看君行复上金銮。凤池波里求余润,蚖肆泥中岂久蟠。
© 2023 好组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