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军山顶愁云结,沔水奔流诉呜咽。荒城一角枕褒斜,漠漠土花埋恨血。
武乡侯死已千年,留得孤忠照双烈。健庵将军好身手,百战金川胆如斗。
生小伊凉将种奇,捐躯报国家何有。累世从戒半死绥,主恩特奖忠良后。
踏残红雪返天山,马上驮回刀箭瘢。万里羽书摧破贼,连番笳吹促平蛮。
军声到处戈先倒,王冉高徐如电扫。散关月出栈云横,快马轻刀巢尽捣。
元戎驰奏动华銮,勇号先颁上将坛。孔翠已沾仙露湛,铁衣犹裹阵云寒。
丈夫义气填胸腑,誓斩幺么靖降虏。拔剑终须荡蚁城,当车那许撑螳斧。
谁知蓦地卷妖氛,豕突狼奔战血腥。寇穷无路转难遏,野哭连村不忍听。
将军奋臂大呼起,男儿今得死所矣。黄沙滩外日无光,生掷吾头御奸究。
弯弓立马马忽蹶,愤碧淋漓溅江水。裨将桓桓记姓高,手挽征袍为公死。
诘朝援至扫榛荆,雨泣连营问结缨。击贼睢阳魂不散,迎归先轸面如生。
五丈溪头停素旐,灵輀不发阴风袅。九原合与葛侯邻,今古丹心塞苍昊。
阿兄匹马走边关,骂贼亦似常山颜。鹡鸰原上分飞惨,豺虎丛中拔足难。
一样尺书题远志,曾无乐府唱刀环。吁嗟乎!铜马军,赤眉贼,祇为凌烟功臣壮颜色。
獍枭函首慰忠魂,四十年来无反侧。双烈祠边夕照残,路人指点各心酸。
蜀山陇水名常在,莫怨军中少一韩。
罗绕典(1793(癸丑年)—1854),又作老典,字兰陔,号苏溪,湖南安化人。从小在岳麓书院读书,长达12年,道光九年(1829)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任顺天、四川乡试主考、山西平阳知府、陕西督粮道、山西按察使。道光二十四年(1844)任贵州布政使,为时任总督的林则徐所称赏。道光二十九年(1849),擢湖北巡抚。后在长沙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咸丰三年(1853),升云贵总督,旋在镇压少数民族起义中病死,谥“文僖”。罗绕典博学多识,诗文俱佳,有《黔南纪略》、《贵州筹捕储备记》、《知养恬斋前集》、《蜀槎小草》、《玉台赞咏》等著作。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