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唐代〕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及其弟子 〔先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中吕】卖花声 月夜
李致远 〔元代〕
【中吕】红绣鞋 晚春
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卢挚 〔元代〕
【双调】折桂令_想为官枉了
张养浩 〔元代〕
【双调】新水令 皇都元日
贯云石 〔元代〕
雨中花·岭南作
朱敦儒 〔宋代〕
清平乐·秋光烛地
陈师道 〔宋代〕
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王恽 〔元代〕
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