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清代〕
方文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济源上枉舒员外两篇因酬六韵
白居易 〔唐代〕
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卢挚 〔元代〕
【中吕】朝天子_道院中碧桃
张可久 〔元代〕
惜芳春·秋望
乔吉 〔元代〕
【南吕】金字经_絮飞飘白雪
马致远 〔元代〕
蝶恋花·几度凤楼同饮宴
冯延巳 〔五代〕
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醉里不辞金爵满,阳关一曲肠千断。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宋代〕
踏莎行(赠周节推宠姬)
刘镇 〔宋代〕
秋霁(西湖十咏·平湖秋月)
陈允平 〔宋代〕
南歌子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