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锡〔五代〕
香鞯镂襜五色骢,值春景初融。流珠喷沫躞蹀,汗血流红。
少年公子能乘驭,金镳玉辔珑璁。为惜珊瑚鞭不下,骄生百步千踪。
信穿花,从拂柳,向九陌追风。
毛文锡
唐末五代时人,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已而入蜀,从王建,官翰林学士承旨,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几,复事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花间集》称毛司徒,著有《前蜀纪事》《茶谱》,词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国维辑《毛司徒词》一卷。
梦刘二十八因诗问之
白居易 〔唐代〕
辱牛仆射相公一札兼寄三篇寄怀雅意多兴味亦
贺新郎·往事何堪说
刘学箕 〔宋代〕
临江仙·峭壁参差十二峰
牛希济 〔五代〕
望江南·幽州九日
汪元量 〔宋代〕
望海潮·自题小影
谭嗣同 〔近现代〕
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
李廌 〔宋代〕
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
纳兰性德 〔清代〕
河渎神·河上望丛祠
温庭筠 〔唐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