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唐代〕
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商调】梧叶儿
关汉卿 〔元代〕
别情别离易,相见难,何处锁雕鞍?春将去,人未还。这其间,殃及杀愁眉泪眼。
点绛唇·屏却相思
王国维 〔近现代〕
如梦令·点滴空阶疏雨
酒泉子·长忆西湖
潘阆 〔宋代〕
紫萸香慢·近重阳
姚云文 〔宋代〕
瑞龙吟·大石春景
周邦彦 〔宋代〕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辛弃疾 〔宋代〕
百岁令(寿丁大监)
朱涣 〔唐代〕
朝中措
郭世模 〔宋代〕
鹧鸪天(咏燕)
赵长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