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累拳石醇而痴,寸铁蹴起旋风驰。掔底礌硠动真宰,怒云夜挟精灵垂。
肇自籀文迄小篆,摹印古法多纷歧。我家兄弟夙好此,操刀未敢同儿嬉。
祇惭才腐力尤蹇,自哂目效神难追。君畜佳珉等球璧,谬令雕琢为华滋。
漫诩秦文轶𧒘匾,当酬鲁酒饶罂甀。迁延赧缩不及谢,区区寸语陈其私。
从来文物以人重,况乃姓字森厜㕒。欧公笔格范公笏,观者宝溢千樽彝。
愿君祓躬峻厥德,庶几蔚郁隆声施。此印千年永示后,动摇云日光陆离。
宏才博古袭元雅,一一钩釽穷根涯。创自何人出何手,道光元祀春之基。
咄哉法物不可玩,疑有神鬼来摩持。斯时尔我介仙籍,定当拍手欢脱颐。
不然南山白石烂,刺眼笑拾诃牛儿。非朴非郁黯无色,大恨不换枣与梨。
纵有缇楹宝康瓠,烟尘雾露谁占睎。噫唏贱子念及此,春风古泪如延縻。
勖哉百年励荣节,决除滓垢相磨治。若使鸿名镇寥落,嗟予小技徒尔为。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著。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词,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盖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幽显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启为客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