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唐代〕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开元乐
李煜 〔五代〕
黔之驴
柳宗元 〔唐代〕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吴潜 〔宋代〕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宋代〕
酒泉子·水碧风清
顾敻 〔五代〕
蝶恋花·莫斗婵娟弓样月
王国维 〔近现代〕
浣溪沙·舟逐清溪弯复弯
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杨冠卿 〔宋代〕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顾太清 〔清代〕
鹧鸪天·题破香笺小砑红
晏几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