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唐代〕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南吕】四块玉_闲居胜事添
张可久 〔元代〕
长命女·春日宴
冯延巳 〔五代〕
三奠子离南阳後作
元好问 〔金朝〕
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刘克庄 〔宋代〕
点绛唇·高柳蝉嘶
汪藻 〔宋代〕
阳春曲·赠海棠
徐再思 〔元代〕
金缕曲·次女绣孙
俞樾 〔清代〕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浮生大抵无非寓。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看岁岁朱颜犹故。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凭彩笔,绾春住。
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
温庭筠 〔唐代〕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欧阳修 〔宋代〕
沁园春·孤鹤归飞
陆游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