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唐代〕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周郑交质
左丘明 〔先秦〕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中吕】满庭芳_春情传杯弄
张可久 〔元代〕
【中吕】喜春来_六艺礼夙兴
马致远 〔元代〕
拨不断·叹寒儒
满宫花·月沉沉
尹鹗 〔五代〕
蝶恋花·莫斗婵娟弓样月
王国维 〔近现代〕
浣溪沙·已落芙蓉并叶凋
摸鱼儿·送春
张翥 〔元代〕
沁园春·咏菜花
陈维崧 〔清代〕
蓦山溪·湖平春水
周邦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