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本水乡士,闭门江海隅。时逢世道泰,蹇足步高衢。
名成宦虽立,效微功日疏。入仕乘肥马,出守拥高车。
关门游昔吏,迁亭有故书。江派资贤牧,宗英出建旟。
不劳王布鼓,无赖露田车。弼政非责实,求名已课虚。
长卿病犹在,修龄疾未祛。讵知亭长肉,宁挂府丞鱼。
不能未能止,内讼惭诸已。黾勉从王事,纚舟出淮泗。
朋故远追寻,暝宿清江阴。明旦一分手,翻飞各异林。
归舟随岸曲,犹闻歌棹音。行者日超远,谁见别离心。
夕次冽洲岸,明登慈姥岑。水流多回复,余归良未寻。
江关寒事早,夜露伤秋草。心属姑苏台,目送邯郸道。
葭苇日苍苍,亲知慎早凉。刘兄消渴病,休摄戒无良。
殷弟癫眩疾,行止避风霜。刘侯有馀冷,宜饵陟厘方。
伏子多风咳,门冬幸易将。率更爱雅体,体弱思自强。
吏曹勉玉润,讽议勖金相。比部多暇日,奚用肆龙章。
建德何为者,无堕无人乡。记室朋从暇,露蝎附行商。
议曹坐朝罢,尺板嗣徽芳。双栖成独宿,俱飞忽异翔。
眷言思亲友,沉思结中肠。追惟畴昔时,朝府多欢暇。
薄暮尘埃静,飞盖遥相迓。李郭或同舟,潘夏时方驾。
娱谈终美景,敷文永清夜。促膝岂异人,戚戚皆朋娅。
今者一乖离,漼然心事差。山川望犹近,便似隔天涯。
玉躬子加护,昭质余未亏。八行思自勉,一札望来仪。
(470—526)南朝梁吴郡吴人,字佐公。陆慧晓子。少勤学,善属文。杜绝往来,昼夜读书数岁。年十七,举州秀才。与兄陆僚、陆任并有美名,时称三陆。与沈约、谢朓等共为齐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八友。梁武帝天监初,为右军安成王主簿。武帝爱其才,命撰《新漏刻铭》、《石阙铭记》。累迁扬州大中正,太常卿。有文集。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