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润州二首 其二
杜牧 〔唐代〕
谢朓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贺新郎·下马东山路
辛弃疾 〔宋代〕
立春后五日
白居易 〔唐代〕
矛与盾
韩非 〔先秦〕
【黄钟】人月圆_春日次韵罗
张可久 〔元代〕
殿前欢·对菊自叹
张养浩 〔元代〕
水调歌头·中秋
米芾 〔宋代〕
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陈亮 〔宋代〕
长亭怨慢·雁
朱彝尊 〔清代〕
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晏几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