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闻虫
白居易 〔唐代〕
虫声冬思苦于秋,不解愁人闻亦愁。我是老翁听不畏,少年莫听白君头。
【双调】折桂令_桃花马问刘
王元鼎 〔元代〕
【越调】斗鹌鹑_咏小卿释卷
周文质 〔元代〕
【仙吕】赏花时_长江风送客
马致远 〔元代〕
金缕曲·次女绣孙
俞樾 〔清代〕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浮生大抵无非寓。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看岁岁朱颜犹故。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凭彩笔,绾春住。
太常引·客中闻歌
项鸿祚 〔清代〕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欧阳修 〔宋代〕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
苏轼 〔宋代〕
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阕。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盖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因取以为名云。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少年游
陈允平 〔宋代〕
千秋岁
石孝友 〔宋代〕
玉楼春(席上和衢守李师文)
毛滂 〔宋代〕
殢人娇(约归期偶参差戏作寄内)
南歌子
郭世模 〔宋代〕
洞庭春色
程垓 〔宋代〕
一剪梅(秋雨感悲)
赵长卿 〔宋代〕
醉落魄
张孝祥 〔宋代〕
鹧鸪天(送陈倅正字摄峡州)
浣溪沙
赵彦端 〔宋代〕
诉衷情(雨中会饮赏梅,烧烛花杪)
十月桃
李弥逊 〔宋代〕
满庭芳(彭守生辰)
杨无咎 〔宋代〕
忆秦娥(雪中拥琴对梅花寓言)
杨冠卿 〔宋代〕
瑞鹤仙(忆旧居,呈超然,示儿子及女)
杨泽民 〔宋代〕
汉宫春(和辛幼安秋风亭韵,癸亥中秋前二日)
丘崈 〔宋代〕
水龙吟(次周月船)
赵以夫 〔宋代〕
水龙吟
陈亮 〔宋代〕
武陵春(惜别)
谢懋 〔宋代〕
乌夜啼
辛弃疾 〔宋代〕
丑奴儿(醉中有歌此诗以劝酒者,聊隐括之)
大同殿柱产玉芝龙池上有庆云神光照殿百官共睹…即事
王维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