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唐代〕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双调】天香引 西湖感旧
汤舜民 〔元代〕
【大石调】青杏子_天赋两风流
马致远 〔元代〕
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顾太清 〔清代〕
浣溪沙·初夏
叶小鸾 〔明代〕
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厉鹗 〔清代〕
水龙吟·秋声
项鸿祚 〔清代〕
西风已是难听,如何又著芭蕉雨?泠泠暗起,澌澌渐紧,萧萧忽住。候馆疏(石甚),高城断鼓,和成凄楚。想亭皋木落,洞庭波远,浑不见,愁来处。此际频惊倦旅,夜初长,归程梦阻。砌蛩自叹,边鸿自唳,剪灯谁语?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满寒江剩有,黄芦万顷,卷离魂去。
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
纳兰性德 〔清代〕
满江红·昼日移阴
周邦彦 〔宋代〕
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
温庭筠 〔唐代〕
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
辛弃疾 〔宋代〕
稼轩居士花下与郑使君惜别醉赋,侍者飞卿奉命书。
莫折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还记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少日对花浑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恨牡丹笑我倚东风,头如雪。榆荚阵,菖蒲叶。时节换,繁华歇。算怎禁风雨,怎禁鹈鴂!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离别。
满路花
陈允平 〔宋代〕
失调名(赠贾似道)
叶李 〔宋代〕
破子
毛滂 〔宋代〕
谒金门(陪苏子重诸友饮东山)
程垓 〔宋代〕
石州引
章谦亨 〔宋代〕
踏莎行(游凤凰台)
刘一止 〔宋代〕
西江月(开炉)
葛立方 〔宋代〕
水调歌头(登赏心亭怀古)
丘崈 〔宋代〕
念奴娇(寒食次卢野涉,并怀孙季蕃)
赵以夫 〔宋代〕
桂枝香(四明鄞江楼九日)
贺新郎(又有实告以九月二十七日者,因和叶少蕴缕字韵并寄)
陈亮 〔宋代〕
丑奴儿(咏梅)
醉花阴
望江南(四)
王琪 〔宋代〕
虞美人(送赵达夫)
送友人南归
王维 〔唐代〕
辋川闲居
永王东巡歌·其六
李白 〔唐代〕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峨眉山月歌